推广 热搜: 快速  企业  未来  公司  中国  上海  政策    行业  教师 

新中国成立75周年特别报道 | 75年,一场“衣食住行游”的华丽蝶变

   日期:2024-10-08       caijiyuan   评论:0    移动:http://shink.cs-ej.cn/news/12473.html
核心提示:岁月不居,时节如流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,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从75年前的满目疮痍、百废待兴到如今国泰民安、繁荣昌



岁月不居,时节如流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,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从75年前的满目疮痍、百废待兴到如今国泰民安、繁荣昌盛,人民群众的生活也从曾经的“一贫如洗”迈向了新时代的“康庄大道”。感叹近几十年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变化,对于普通百姓来说,国家的强盛,体现在日常接触的“衣食住行游”中。

衣。新中国成立初期,人们普遍穿的是蓝色,灰色的工衣。“中山装”和“列宁装”成为老百姓的普遍选择。改革开放之后,大家的穿着越来越丰富,色彩也从单一的蓝色、灰色变为五颜六色。这一时期,“喇叭裤”“蝙蝠衫”成为时尚主流。如今,穿衣打扮更加讲求个性和多变,很难用一种款式或色彩来概括时尚潮流。强调个性、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为一种时尚。只要穿得舒适、自在,能突出自己的特点,那便是一种时尚。

食。新中国成立初期人们在饮食方面的追求仅限于满足温饱,吃的普遍是粗茶淡饭。由于粮食等供应紧张,全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,什么东西都要凭票供给。改革开放后,物资慢慢丰富起来,各类商品敞开供应。如今,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,由“吃得饱”转为“吃得营养”。

住。以前,城市居民的住宅通常是面积小,设施简陋,十分拥挤杂乱。而农村里多为土坯房、茅草房,低矮窄小、昏暗破旧。甚至有的人畜混居一室,卫生条件极差。随着房地产业的不断发展完善,如今,设施完备的安置小区、复式楼、花园小区等应有尽有。住房已从“居者有其屋”转为“居者优其屋”。

行。想当年,城乡居民的交通极为不便。那时候的乡村大多是坑洼不平的土路,交通工具也是十分落后。除了用双脚行走之外,城市能代步的交通工具也仅限于公交车和自行车。而农村老百姓赶集、出远门,除了牛马车,最“显摆”的就是自行车了。如今,小汽车已驶入千万家,高速铁路四通八达。随着出行环境的改善,高速便捷交通方式正不断刷新着人们的时空概念,信息化的服务让出行更加舒心,我们也有了更多的机会跨出国门走向世界。

游。宿州的旅游是从零起步,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发展起来的。“吃不愁、穿不愁,还有余钱去旅游”已成为时下美好生活的生动写照。诗和远方的梦想正在照亮百姓的日常。背上行囊,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,在一路繁花的旅程中尽览祖国的大好河山、共享国泰民安的幸福生活。

75年沧桑巨变,75载砥砺奋进。对比以前只要吃饱穿暖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,现在的我们追求的幸福是一种高品质生活。由物质层面幸福感转向精神层面的幸福感,更彰显我们国家的变化之大、变化之强。

记者 曾庆芳



从“千篇一律”到“个性百变”

新中国成立75周年,百姓的着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衣服由单一的功能型向“健康”“舒适”转变,从原来的“灰蓝黑”到现在的五彩缤纷。服装体现了新时代的发展,也见证着人们的幸福美好生活。

随着天气转凉,市民周玉芳在女儿的陪伴下到商场里购置新衣,看着眼前五颜六色、款式新颖的衣服,周玉芳不禁感慨万千。

今年70岁的周玉芳是50后。那时,几乎家家户户都是“新三年,旧三年,缝缝补补又三年”,她也不例外。周玉芳兄弟姐妹7人,她在家中排行老五,有两个姐姐、两个哥哥。在她的记忆里,小时候穿的衣服都是哥哥姐姐穿小的衣服改的,新衣服对她来说想都不敢想。“衣服破了就打补丁,胳膊肘、膝盖处,补丁摞补丁,几乎每件衣服上都会有好多个补丁。”周玉芳说。


“家里大姐的衣服偶尔还能是新的,或是妈妈的衣服改的,但我的衣服都是大姐、二姐穿小的。一件衣服穿几个孩子在那时是常有的事。”周玉芳回忆,小时候衣服多是灰色、蓝色和黑色,也不分式样,男孩和女孩穿的差不多,都是粗布的衣衫,偶尔有一件带花的衣服,都会兴高彩烈连蹦带跳好几天。

参加工作后,周玉芳的生活逐渐好了起来。1979年,周玉芳和丈夫选择去上海旅游结婚。临行前,她特意买了一身新衣服。“在上海两天,买了一件罩棉衣的外套和一双皮鞋,稀罕得不得了,现在还放在衣柜里,一直都舍不得扔。”周玉芳说。

上世纪80年代后,衣服的式样和面料多了起来,周玉芳“赶时髦”买了一件毛呢外套,把这件衣服当件压箱底的宝贝,只有走亲戚和过节的时候才舍得穿。女儿出生后,周玉芳学会了做衣服和织毛衣。一有空闲,她就买来各式各样的布料,给女儿做连衣裙,缝上各种花边。天冷织毛衣,丈夫和女儿穿的毛衣都是周玉芳亲手织的。周玉芳拿起桌子上的几本书说:“看,这几本做衣服和织毛衣的书在我家快40年了。虽然早用不上了,可它们带给我们家的幸福却是难忘的。”

工作时,只要去外地出差,周玉芳都会给女儿买套新衣服。每年女儿生日,她都早早地把新衣服放在女儿床头。红色运动服、牛仔套装、彩色毛衣、背带裙……各式各样的新衣服充实了女儿的童年生活。“让孩子穿得漂漂亮亮的,也弥补了我小时候的遗憾。”周玉芳说。

“女儿工作后,经常拉着我逛街。现在我的衣服都是她选购的。”周玉芳说着向记者展示了她的衣帽间。只见不同季节、不同质地的衣服分门别类地挂满了衣柜。“商场里的衣服五颜六色,面料有棉、麻、羊绒等等,式样也很多,看得我眼花缭乱,觉得每一件都好看。”周玉芳说着说着脸庞上便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

如今,女儿教周玉芳学会了网上购物,打开电脑或手机里的购物网站,可随时随地浏览自己喜爱的衣服。腰包鼓鼓的周玉芳不仅给自己买,还经常给家人添置新衣。“网上买的衣服两三天就送到家了,试穿不合适还可以退货,买衣服如此便捷,这是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的。”

记者 庞瑞莲

从“有啥吃啥”到“吃啥有啥”

秋分的早晨透着一股凉爽。家住宿城万达广场的刘阿姨赶着超市开门去挑选最新鲜的菜。“之前都是去几里路外的菜市场买菜,一遇刮风下雨都脏得不得了。现在永辉超市开到了家门口,买菜可方便了。”今年已经75岁的刘阿姨一边挑菜一边对记者说,“现在超市的菜既便宜物品又全,离家还近,购物环境好,这以往买菜的苦差事也是件快乐的事了。”

上世纪50年代初,由于物资匮乏,政府实行计划经济,于是出现了大锅饭和粮票来平衡生产力水平和消费需求。那一时期,票据种类繁多,刘阿姨还清晰地记的除了粮票、油票,后来还增发了豆票、糕点票、冰棍票、烟酒糖票、豆腐票等。而票证盛行的年代,也是物资短缺的时代。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,大家伙儿才能凭票购买一些糕点糖果,份量肯定是相当少的,也仅仅在招待客人的时候拿出来一点点。


直到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,日子稍微好一些了。餐桌上也能出现土豆、冬瓜、白菜、萝卜这些蔬菜了,但是到了冬天就没菜吃了,所以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,存储秋菜成了普通家庭的一件大事。每年入冬时节,人们都会将土豆、白菜、萝卜、大葱等储藏在地窖之内,一大家子就靠这些蔬菜撑过整个冬天。“谈不上吃饱,只能说是饿不着。”这是那一代很多人的记忆。其实,那个时期每家每户餐桌上的菜肴都是相似的,百姓对生活的渴望也是相同的。大家的想法很简单:吃饱就好。

改革开放后,各类票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,市场日益活跃,商品越来越丰富,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随之发生了变化。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,刘阿姨家的餐桌开始变得更加丰富。“家里的菜品逐渐丰盛起来,三天两头可以吃上一顿肉,一年四季都能吃上各种各样的蔬菜水果。”刘阿姨说。“过去农村普遍比较穷,很多家庭连菜都吃不上,只能顿顿以咸菜就馒头吃,肉类只能等到过年才能吃一些。看看现在物产丰富、交通便利,内陆省份也能吃上沿海的山珍海味,北方除了饺子馒头也能吃上南方四季的蔬菜,这日子越过越有奔头。”


“人在家中坐,美食送上桌。”已渐渐成为现代年轻人的时尚,只要一部手机,美食自会有人送上门。今年28岁的小宋在中秋节当天利用外卖App为父母张罗了一桌子菜。“以往过节期间最累的就是父母了,从节前一个星期就开始去菜市场忙着采购各类食材,过节当天还要在厨房忙活一上午。我想让父母轻松过个节。这不,手机下单,轻松搞定。”小宋说。

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餐饮业运营效率,似乎世界也缩小了。当你看到冰岛大西洋鳕鱼、挪威三文鱼、智利鸡胸肉、泰国榴莲、墨西哥牛油果等这些美食时已不是垂涎欲滴,而是唾手可得。因为,你只需动动手指一键下单,坐在家里,鲜活冷冻的美味几乎便可即日送达。


从“有啥吃啥”到“吃啥有啥”;从顿顿萝卜、白菜,到如今的粤川鲁苏浙闽湘徽八大菜系、自助餐、西餐、日料,应有尽有;从计划经济的凭票购买,到如今的手指一点,外卖送餐,足不出户尝遍天下美味……如今,百姓餐桌上的时蔬品类丰富,肉蛋奶鱼的供应从严重匮乏到充足多样,人民群众真正从改革发展中享受到了有口福的好日子。

记者 赵苗苗

从“蜗居局促”到“宜居舒适”

“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。”杜甫的这句诗,承载着数千年来中国人的安居梦。

漫步在宿城街头,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、一条条道路纵横交错、一个个老旧小区焕发新颜……宿城的样貌和75年前相比,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。这些变化,土生土长的老“宿县人”感同身受,也最有发言权。

李先生祖孙三代人都是“生于斯,长于斯”的老“宿县人”。这位“90后”对童年的居所记忆犹新。“我们祖孙三代人,都住在宿城东昌路的自建房里。”李先生告诉记者,“一大家子人吃住挤在一起,虽然当时‘蜗居’的氛围其乐融融,但生活的质量确实不高。”


李先生所言并非为虚。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,老宿城的版图并不大,城区建筑多以自建房为主。“在我印象中,我家在2005年前后搬进了商品房,当时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。”李先生告诉记者,随着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强,自己的小家在时代的浪潮中不断奋进,从而真切享受到了改革的红利,顺利从自建房搬进了商品房。

市场化的商品房供给不断增加,为市民提供了越来越多的选择。而在政策端,“居者有其屋”成为21世纪初期的重点发展方向。其中,廉租房建设、棚户区改造成为全市政策的发力点。

陈博昊一家就是棚户区改造等相关政策的受益者。“过去一家人住在西昌路和银河一路交叉口的自建房里,没有物业管理,啥问题都得自己去处理解决。随着棚户区改造的政策逐渐推开,2014年陈博昊家里的自建房逐渐进入拆迁流程。10年过去,陈博昊一家拥有包括商品房、安置房在内的多套房子。“现在的住房跟过去相比,不仅居住的面积更大了,而且更美观、更安全,物业配套也好多了。”提起新交付的房子,陈博昊满意度很高。

除新建住宅之外,老旧小区改造成为近年来住建领域的重点任务。在20年前,6层楼的老式步梯房是当时市场的主流。人民群众对于住房方面的需求从“有没有”转变成“好不好”,老旧小区也需要通过升级改造,才能更好地满足新时期人民群众的住房需求。改造排水、修缮补充、加装电梯……老旧小区的提质升级,让更多居民的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得到大大提升。宿州人民的“安居梦”已经成为现实。

时间不语,岁月无言。展望未来,全市的第四代住房蓄势待发,全屋智能家居等物联网设备成为更多市民的选择,物业领域定期评分等“红黑榜”改革也逐渐常态化。瞄准“宜居”目标,我市新一轮住房领域的变革也正在悄然进行。

记者 王硕



从“单一出行”到“多元时尚”

从无到有,从有到优。近年来,人们出行方式的演变,犹如一面镜子,清晰地映照出宿城百姓生活品质的提升。

“2014年的时候,我每天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去上班,风里来雨里去,十分辛苦。那时候,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机动车,对我来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。”市民李广义回想起十年前的生活感触颇深。当时,宿城大街小巷的汽车虽然也不少,但对于像他这样的普通上班族来说,购买一辆汽车还是一件需要慎重考虑的大事。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,李广义的生活也逐渐发生了改变。他努力工作,收入不断增加,终于在2018年购买了自己的第一辆汽车。“当我开着新车去上班的那一刻,我感觉自己的生活品质有了质的飞跃,再也不用忍受风吹日晒了。”


李广义的故事并不是个例。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在过去的十年里,宿州市民在购买出行交通工具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。全市机动车保有量从2014年的38.4万增长到目前的91.3万。这个数字的背后,是无数家庭生活水平提高的见证。“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,一方面反映了宿州市经济的蓬勃发展,越来越多的家庭有了购买汽车的实力。”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“另一方面,也体现了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。汽车不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,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转变。它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,我们可以更好享受生活的美好。”

此外,除了机动车数量的增长,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也成为了宿州市出行领域的一大亮点。2018年1月26日,我市第一辆新能源汽车领取新能源专用号牌。这标志着我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。截至目前,全市共保有新能源汽车4万余辆。对于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现代人来说,新能源汽车无疑是一种更加绿色、环保的出行方式,再加上各种优惠政策的出台,更是吸引了一大批消费者。市民王佳佳就是新能源汽车的直接受益者之一。“我去年购买了一辆新能源汽车,主要是考虑到它环保又省钱,而且现在充电桩也越来越多,充电非常方便。”


据了解,在过去的十年里,我市的交通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。道路变得更加宽敞平坦,公交线路不断优化,交通出行越来越便捷。同时,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,智能化交通系统也在宿州市逐渐普及。人们可以通过手机App实时查询公交车的位置、路况等信息。

从自行车到机动车,从传统燃油车到新能源车,每一次出行方式的转变,都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在未来的日子里,相信随着宿州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,老百姓的出行方式将更加多样化、智能化,生活品质也将会不断提高。

记者 黄华

从“自然风光”到“诗情画意”

“听说这里景色宜人,我们全家都来了。乘小火车在花田里畅游、拍摄美美的照片,感觉棒极了!”近日,在埇桥西山花海景区游玩的徐州游客梅佳赞美之情溢于言表。

美丽的自然风光、厚重的历史文化、好吃的特色美食…… 近年来,“运河古城·云都宿州”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。全市接待国内旅游总人数由2016年的1800万人次,增长至2023年接待国内游客3235.38万人次,旅游总收入从120亿元增长至240.15亿元。


宿州市交通区位优越,被称为“九州通衢,中原门户”,是华东地区重要的水陆空综合交通枢纽。这里地处京沪高铁中段,设有3座高铁站(宿州东站、萧县北站、砀山南站);1小时可达南京、2小时可达上海、3小时可达北京。

宿州人文荟萃、物产丰富。砀山梨花、萧县书画、埇桥马戏、灵璧奇石、泗县泗州戏等民俗风物,各具特色;符离集烧鸡、夹沟香稻米、灵璧钟馗画、埇桥乐石砚、泗县中草药布鞋等特色旅游产品,一定会让您乘兴而来,满载而归。

宿州的社会餐饮较为繁荣,埇桥八大碗、萧县卷面皮、灵璧大块牛肉、泗县凉拌金丝绞瓜等多种美食,能够给人们带来很好的味蕾体验。近年来,结合“皖美好味道·百县名小吃”“新徽厨·名徽菜”等活动,宿州市推选出美食特色街区6处、美食品尝店铺131家,挖掘梳理热菜34道、凉菜12道、小吃31道,制作成图文并茂的《风味宿州美食画册》,可供游客参考。


在宿州境内,拥有世界文化遗产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泗县段、世界吉尼斯纪录砀山近百万亩连片梨园、中国同纬度最大古树群落皇藏峪青檀树群、天下第一奇石灵璧石、新中国第一条人力开挖运河新汴河,以及全国经典红色旅游景区萧县蔡洼淮海战役红色旅游景区、国家森林公园汉兴福地萧县皇藏峪、国家湿地公园泗县石龙湖、国家地质公园灵璧磬云山等具有区域发展优势的旅游资源。在地文景观、水域风光、生物景观、天象与气候景观、遗址遗迹、建筑与设施、旅游商品、人文活动等8个主类中,全市开发资源较高的点位共231处。

全市现有国家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28家,其中国家4A级景区8家;研学类基地(营地)国家级1处、省级14处、市级18处;旅行社设立社40家、分社13家、经营网点144家;国家三星级及以上旅游饭店5家。

近年来,宿州市充分发挥“旅游+”引领带动作用,引入红色、研学、拓展、农耕等业态元素,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事业。出台实施《宿州市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(2023-2025年)》,推进“主题村”打造、“美食村”推选、“风景道”建设、精品民宿培育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等工作,不仅成就了游客的“诗与远方”,而且为乡村振兴带来更加持久的动力。目前,全市累计创建省级文化旅游类名镇15处、省级文化旅游类村级荣誉品牌近90处、省级特色小镇4处。此外,砀山县列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,灵璧县获评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。

心灵归宿,幸福之州。大美宿州,欢迎您!

记者 王云


编辑 | 吴维维

一审 | 丁曼

二审 | 李锋

终审 | 尹传忠

· 版权声明 ·

拂晓报社稿件和图片,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;如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



本文地址:http://midet.cs-ej.cn/news/12473.html    成事e家 http://midet.cs-ej.cn/ , 查看更多
 
 
更多>同类行业资讯
0相关评论

新闻列表
企业新闻
推荐企业新闻
推荐图文
推荐行业资讯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  |  鄂ICP备2020018471号